17岁男孩毫不犹豫跳桥自杀,难过之余该做什么?

2019-04-20 18:12:07 腾讯新闻 丁阳 分享

昨日,上海卢浦大桥一17岁男孩跳桥自杀的视频引发震动。人们清楚地看到,一位身着校服的少年,以极快的速度在车来车往的大桥上横向疾跑,不带一丝犹豫地攀过护栏,就这么跳了下去,全程不过5秒,留下追赶不及的母亲呼天抢地嚎啕痛哭。这冲击性的画面也让很多人有感而发。对于青少年自杀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事实尚不清楚,对于事件的评论,人们理应有所克制

男孩从卢浦大桥上跳下,是在17日晚间10点左右。而该视频在全网引发震动是在次日,媒体对事件只有简单的描述,信息来自警方,称据男孩母亲反映,男孩就读于某职校,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母亲的批评,于是男孩就跳桥自杀了。

没错,关于这次男孩跳桥自杀的准确信息,截止19日下午,就只有这些。这确实有些奇怪,在面对热点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这么一个震撼全网的自杀事件,到第三天还没有任何详情,是很少见的。只能理解为,警方不便透露更多详情,而男孩的家属目前还没做好讲述经过的心理准备。

然而,如此清晰而又富有冲击力的视频摆在眼前,人们早就开始自行“脑补”事情的经过以及问题的根源了。许多人猜测男孩母亲为什么要在桥上突然停车,猜测男孩跳楼前母亲到底对其说了些什么。也有些真伪难辨的小道消息在网络传播,讲述男孩自杀的“真相”。

一些自媒体甚至武断给出了结论,比如“母亲一句话,17岁儿子当场跳桥身亡:父母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把问题归咎于家长对其进行了挫折教育,孩子因不堪压力而自杀。一些人则相对谨慎,没有跟本次事件直接联系起来,而是谈起遇到过哪些典型的不负责任的家长,谈起一些青少年经历过怎样不堪的经历。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本事件的提问,有多达8000多个回答,人们各自都在讲述自己对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理解。舆论场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论,比如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认为,大多数自杀者怯懦,不负责任,但很多人认为胡锡进轻视了自杀者面临的困境,认为这并非可以轻易克服。

总而言之,这起跳桥自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关注,但在真相尚未清楚的情况下,人们在评论事件本身时,理应保持克制,不该蹭热点随意下结论,也不宜大肆抨击该男孩脆弱,或者抨击家长教育多失败,该负全责等等。

青少年自杀的缘由有很多,一些原因甚至完全无法想象

保持克制的理由在于,自杀的缘由实在有太多了,而且很多是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具体到青少年自杀现象,就更是如此。轻易把问题归结到某一个方面,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青少年自杀意念(注:指在思想上或认知上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想法)与人格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不同人格类型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自杀意念发生率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神经质或情绪不稳定型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和自杀意念报告率最高。

又比如家庭结构。有研究指出,父母离异、再婚以及家庭成员有自杀或暴力事件等都是影响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当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孩子遭受到惩罚、拒绝、否认、过干涉、过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影响,就容易出现自杀意念。而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自尊,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情况就好得多,这其中,又以母亲能否给予孩子保护,有关键的作用。

再比如认知方面的因素。有人发现,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呈显著负相关, 即一个人如果对自杀抱着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态度的话,那他就不容易自杀,但如果是对自杀持肯定、理解态度,或矛盾态度,那就不一样了。关于生命的价值观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有调查显示,在无自杀意念的人群中,认为生命非常珍贵的占96.41%;而在自杀意念的人群中,认为生命非常珍贵的仅占77.5%, 有22.5%的人认为生命存在与否无所谓,或者干脆认为是个负担。

至于情绪方面因素,就不用过多介绍了,有抑郁和焦虑倾向的孩子,自杀的几率往往就比较高。

另外,还有很多“应激”因素会使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如“负性生活事件”,指遭遇到学习压力、 挫折或人际关系矛盾等等。在中国研究自杀现象数十年的加拿大专家费立鹏在2005年曾总结过自杀身亡的青少年在自杀之前经历过的负性生活事件。

引自费立鹏《中国青少年自杀的现状》

可以说,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甚至有些情况你可能完全无法想象——教育类公号“蓝橡树”就举了两个例子:上个月,有个9岁男童跳楼自杀,他留下了一封遗书,其中还夹着拼音,“奶奶,我前天误把学校的玻璃窗撞碎了,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他跳楼前,甚至连“跳楼”的“楼”字都还不会写。

9岁男童的“遗书”

另一个自杀的10岁小男孩,跳楼的起因更令人费解。事前,他自发帮班级把课桌排成了毕业班会要用的“回”字形,老师因为还要上课,希望他能帮忙还原。可是他拒绝了。事情发生后,人们回过头去看视频监控,老师没有过激的言论,他也没有争辩什么,只是默默一个人流泪坐了一会儿,然后决定给自己一个结局——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学校的露台一跃而下。

上述介绍和案例表明,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没有万试万灵的解决办法,而是需要我们对其中每一个因素都认真对待。按费立鹏的说法,从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中国的自杀率已经下降很多,横向比较的话,青少年段的自杀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突出,想要进一步降低青少年自杀率,就需要一点点攻坚了。

本次事件最重要的启示是要意识到冲动式自杀普遍存在,因此自杀干预时尤其要注重关注冲动性人格者

至于本次17岁男孩跳桥自杀事件,对于人们最重要的启示,恐怕是要意识到,冲动式的自杀,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费立鹏曾经介绍,他领导的团队曾访谈过590个严重的自杀未遂者,问他们从第一次有自杀的念头到行动,间隔时间是多长。答案是,60%的人说是在两个小时之内。

北京大象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也出过一个报告,称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最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自杀行为,从意念到实行不到15分钟。

我们无法得知,从卢浦大桥上一跃而下的那位17岁男孩,是有什么长期无法解决的困扰,还是仅仅因为挨了母亲的训,一时想不开,在一种赌气情绪支配下就毅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出现后一种情况完全是可能的。

           

男孩母亲跪地痛哭

这样的自杀,并不讲究什么时间地点,是防不胜防的,因此,有人提议高架桥要加装护栏,防止人们自杀,并不现实,因为冲动性自杀可以使用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加装护栏的做法恐怕只适用在一些“知名自杀地点”。

那么该怎么做呢?只能更多地进行事前的干预。有研究指出,冲动式自杀与冲动性人格是有关联的。人们在关注身边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时,要更多地关心那些性格上比较冲动的人。还有研究指出,自杀者与其亲属,都较多地具有冲动特质。那么,作为家长,如果你感觉自己是比较冲动的人,同时你又比较担心自己子女的自杀倾向,那么就该尤其注意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听说过太多“上头”引发的悲剧了。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越来越少地出现。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