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

2019-04-26 17:10:46 消费日报 分享

  
172.png

(安徽阜阳市城市森林景色)


  本报记者:陶陶苏晓雪

  阜阳,安徽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也是人口第一大市,位居豫皖城市群、大京九经济协作带,是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东部门户城市之一,是中原城市群“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阜阳是一座历史与现代结合的城市,彰显着灿烂的淮河文化,老庄文化发源地。

  2018年以来,阜阳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全面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全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全省总量位次前移、增速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工业转型发展全面提速,规上工业企业净增64家、净增数位居全省第一。招商引资效果明显,直接利用外资超过4亿美元、增长86%,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一:发展实体经济,稳定增长态势

  阜阳市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制定落实高质量发展“1+7”扶持政策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40条”,经济运行在全省继续保持总量位次前移、增速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

  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粮食总产连续11年超百亿斤,农产品加工业产值780亿元,居全省首位。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1109家,电商主体发展到1万家,交易额突破1千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增长24%。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阜阳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充分发掘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4.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44.8亿元、增长28.6%,增速居全省第一。

173.png

(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推动城乡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阜阳市加大城乡建设投入资本,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广泛赞扬。

  打造阜城新面貌

  去年,全市完成拆迁4500万平方米,其中阜城2000万平方米,城市建设投资800亿元、其中阜城390亿元。大美阜城建设日新月异,城南新区、西湖新区、高铁新区和颍东、颍泉拓展区建设扎实推进;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即将建成;高铁西站、复兴大道互通立交、霞光大道高架、阜裕大桥重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阜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40万。

  推进美丽集镇乡村建设

  阜阳5个县城建设快速推进,美丽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效实施公共设施配套、街道立面整治、老旧小区治理、背街小巷改造、农贸市场提升等工程,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有了较大提升,受到中央文明委考核组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

  农村人居环境根本改善

  全面打赢消灭农村危房攻坚战,累计拆除改造危房53.6万户,基本实现了“9月底前阜阳大地没有危房”的目标,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增绿地3.4万亩,实施道路、河流绿化2270公里,成片造林13.3万亩,绿色已成为颍淮大地的主色调,绿化工作已成为全省的一大亮点。

  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推动

  阜阳全力发展项目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各项工程量位居前列,完成量惠及百姓生活。推动各项事务改革,增强市场活力,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阜阳商合杭高铁、郑阜高铁、阜阳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市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主体工程完工,阜阳新闻大厦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和改扩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96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200公里,完工里程居全省第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治理河道1300公里,工程完成量居全省首位。

  制度改革增活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等多项改革,“最多跑一次”逐步成为常态。

  户籍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45.8万人,更多农民进入城市安居乐业。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展开,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初见成效,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位居全省之首,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增市场主体9.7万户,总量达到47.5万户、位居全省第二。企业直接融资取得新进展,新增“新三板”、“新四板”挂牌企业69家,总量达到471家、位居全省第一。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龙头,有效推进科技创新,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发展到131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20家、278家。

  三:完善民生工程,化解民生难题

  改善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阜阳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全年民生类支出近500亿元,一大批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78所,阜阳七中、阜阳十中新校区、颍上二中新校区建成使用,阜阳一中新校区加快建设,北大新世纪学校、北外国际学校全面开工,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

  改善医疗服务,扎实推进医疗资源三年发展计划,阜阳民生医院、阜阳五院新区、阜南中医院新区等投入使用,新增床位1.7万张,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农村道路2200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级“林长制”、“河长制”全面建立,全市治水治污工作初见成效,阜城黑臭水体治理如期达标;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圆满完成省下达的每立方米55微克的年度目标任务,降幅位居全省第二。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生活垃圾管理、烟花爆竹和大盘香管理、城市绿化3部地方性法规出台实施。扎实推进平安阜阳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形势平稳向好,连续10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城市

  阜阳市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徽省率先建成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显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6天,截至3月底,阜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去年同期全省第13位上升至第6位,增幅居全省第1位。

  四级“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建立,阜城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列入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获得省生态补偿资金1700万元,居全省首位。

  园林绿化方面,2018年阜阳计划投入34亿余元,新建30个园林绿化重点项目,新增绿地3.4万亩,完成造林13.3万亩。绿色已成为颍淮大地的主色调。为申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做充足准备,也进一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